Search

今天要跟大家講一講:童年往事。

在小時候,我妹妹還沒出生前,我和哥哥心中最嚮往...

  • Share this:

今天要跟大家講一講:童年往事。

在小時候,我妹妹還沒出生前,我和哥哥心中最嚮往之的就是去外公外婆的家裏住。
不過,要在最長的暑假,纔有這個機會。

在暑假去外公外婆的家,是因爲表兄弟姐妹全部都聚集在一起,所以是非常熱鬧的。

而且那時候,我舅父偶爾會在晚上帶我們這羣小孩到「後花園」的小河流釣魚,所以怎能不開心呢?

到了晚上,一個星期總有幾天,我四舅父就在哪裏跟師父練功夫。

有功夫看,有魚釣,晚上射壁虎,早上捉豹虎,何等開心事!

這都是很難忘的回憶。

不過,今天我要談的是,在我們還是小孩子的時候,那個時代,我們要感受到外公的疼愛!

也就是說,那時代的我們,怎樣才感受到愛是滿滿的呢?

每天一大清早,我外公都有一個生活習慣:就是搭巴士出門買菜和買早餐,我們去買菜的那條街就叫做「晏鬥」。

所以在我們這羣小孩當中,以我哥哥最爲機靈和安靜,所以我哥哥就會偷偷告訴我:「我們天天要“鬥”早起,然後守候著外公,等外公帶我們出門吃早餐。」

理由是什麼?

我外公在晏鬥街道買菜之後,就會在茶餐室吃早餐和買早餐回家。

在外公衆多的內孫和外孫羣當中,能夠被挑選到跟着外公出門的,這個孫子肯定是很乖的。

你可以想象一下,外公當然是想帶很安靜的,不會亂跑、亂走、亂吵的孫子,否則他哪裏兼顧得了呢?

問題是這樣,我哥哥那招未必高明,就好像今天即將會發布的視頻一樣,臥底經濟學家說的,你可以早,但是你的競爭對手一樣會早的。

如果你明白這個行爲經濟學的原理和核心思想,就知道是怎麼一回事了。

因爲我們表兄弟姐妹都會早起的——這就得讓我外公陷入「抉擇者的困局」。

用行爲經濟學家的角度,我外公可有一個「心理賬戶」的,但是他又有他需要兼顧的「外露形象」,所以,他纔會陷入有「抉擇者的困局」。

所謂的「外露形象」就是要表現的不偏袒,做到好像人人都有分,輪流帶孫子外出。

不過,他的「心理賬戶」總會不知覺牽引著他的選擇——會帶比較乖和聽話的小孩出門。

能夠勝出的當然是我們兩兄弟二人。

我哥哥既安靜又機靈,他會負起照顧和帶領我的責任,至於我則比較傾向木訥反應比較慢,都容易變成依從者。

這就變成了我外公很輕鬆了。

記得有一次,讓我很興奮的是:外公帶了我們兩兄弟外出,在茶餐室,外公的朋友說:「今天有又是他們兩兄弟?」
外公的朋友還用手掌摸一模我的頭,捏一捏我的臉頰——不要小看這動作,我心裏面是暖暖的。

然後外公就說:「他們兩個比較乖,比較安靜,不會坐了一會就吵著要回!尤其是民光,他很乖,既聰明又聽話,他會照顧弟弟的。」(其實這番話,外公近乎是對很多人講過,所以我特別記得,從「語意」的角度來看,我外公屬意的對象是我哥哥)

說完外公還摸一摸我的頭。
對此,我竟然開心了大半天。
(我爸爸比較少跟我們有這麼身體觸摸)

當年的小孩子很簡單,只是需要大人的陪伴,需要他帶着我們外出,雖然我們對大人講什麼,全部都不懂,不過我唯一可以肯定的是,大人在外面,對著外人給我的稱讚和肯定,我總是記得的,我總是很開心的!

像我這種特別沒有「記性」的人,也會記到現在的49歲。

陪孩子,帶孩子外出,在外人面前給小孩的肯定和稱讚,對現代人而言未必容易做到,因爲大家都有了iPad Pro,iPhone,電腦和Facebook的陪伴。

雖然如此,但是,現在的孩子有電子裝備的陪伴,不過父母都不是給予正面的肯定和稱讚的,而是先擡頭跟孩子說:「不要再玩iPad了,你玩了很久。」說完,繼續低頭玩手機,刷Facebook。

君不見全家在外面用餐,大家都說低頭刷手機看Facebook的嗎?

你見到朋友會不會跟朋友說:「我兩個孩子都很乖,他們都很安靜,一直低頭玩著手機是不出聲的。」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